Search

我們每天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細菌與病毒,你有沒有想過:人類的單一基因是如何生成不同抗體來對抗各種病原呢?...

  • Share this:

我們每天接觸到各式各樣的細菌與病毒,你有沒有想過:人類的單一基因是如何生成不同抗體來對抗各種病原呢?🧐

清華分生所李政昇助理教授與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合作,找出 #抗體基因重組 的關鍵。這項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還登上國際頂尖的 #自然期刊(Nature)!👏

李政昇助理教授說,在淋巴球的發育過程中,染色體上的抗體基因需經過重組才能生成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並在遇到病原時分泌抗體。

但問題是!!人體單一細胞的染色體長達2公尺,在這條長長的染色體上相距甚遠的基因片段要如何相遇並進行重組呢?👀

研究團隊發現,#黏著蛋白 在這個機制中扮演關鍵角色!📣

染色體就像一條佈滿基因片段的童軍繩,黏著蛋白是橡皮圈。將童軍繩套進橡皮圈並往上拉,繩子前端的V基因片段就能與後端的D、J基因片段相聚重組成抗體基因,也稱為 #環擠出模式。

不同的V、D、J組合就能形成多元的抗體基因,並大量複製細胞,來對抗不同的入侵病原。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長知識了呢?快分享給親朋好友讓他們知道!

首頁故事 👉https://reurl.cc/YjX8yx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國立清華大學成立於1911年清華學堂,1956年在台灣新竹復校,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致力培育德、智、體、群、美五育兼優,兼具科學與人文素養的領導者和社會公民。
View all posts